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工控重磅】望获实时Linux:亚微秒级系统响应的实现方法

【工控重磅】望获实时Linux:亚微秒级系统响应的实现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最大响应延迟480纳秒,国科环宇推出全球最快的实时Linux》中,我们展示了系统端到端响应达到亚微秒级的实测效果,收获了大量关注。本文给出关键实现路径与工程要点,便于用户快速复现与进一步优化。

Linux凭借强大生态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但在确定性要求极高的实时领域,仍面临质疑,认为宏内核的复杂度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本质上,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核子系统耦合与多核调度引入的不确定性;二是现代CPU/总线层级深、共享资源多导致的竞争冲突。

本文以ARMv8架构为例,从CPU执行上下文出发,给出望获实时Linux在飞腾派平台实现亚微秒级IO响应的方法。

设计思路:在隔离核上构建“无切换”执行环境

核心目标是让指定CPU核心始终停留在单一进程上下文,避免一切上下文切换与中断打断,使其行为逼近裸机环境。为此,我们实现了隔离器(Isolator)技术,能够在物理环境上最大程度提升确定性。

实现思路:隔离器 Isolator

CPU隔离 :通过isolcpus参数,把隔离核从通用调度中剥离,不运行普通用户态进程。

最高优先级绑定:将目标进程设置最高优先级99,调度策略为FIFO,同时设置实时任务可以无限制占用CPU。

中断亲和迁移:用irqaffinity参数把外设中断迁到其他核心,避免影响隔离核。

冻结系统中断:通过内核改造,屏蔽时钟中断、核间中断等,让隔离核完全脱离现有机制。

硬件级优化:进一步提升实时性

避免Cache未命中:对关键代码用汇编实现,仅使用通用寄存器,尽量不访问内存,以规避DDR访问带来的数百纳秒的延迟。

优化IO地址映射方式:用ioremap_np将IO区设为MT_DEVICE_nGnRnE,禁用缓存、预取与合并,提升可预期性。

中断轮询:外设使能中断,但CPU屏蔽中断响应,通过轮询中断控制器主动获取中断信息,避免中断上下文切换引入的数据读写与处理延迟。

测试 API与测试用例

API说明

int isolator_start(unsigned affinity_cpu); // 开启隔离器

int isolator_rt_irq_pmd_run(unsigned irqnum, unsigned long flags, void (*func)(void)); // 阻塞式进行中断轮询

测试用例gpio_test.ko 流程

Step1:在指定核心调用isolator_start()启用隔离器功能

Step2:实现GPIO复用/方向/中断配置

Step3:以轮询方式运行中断处理函数(代码实现应尽量避免访存与复杂逻辑)

关键实现细节

GPIO 配置

GPIO 翻转

测试结果与提示

24小时连续测试中,最大延迟约500ns、最小约410ns、抖动约90ns。较“极限探索之一”略降,主要原因是本次实现更注重易用性与灵活性。

用户在编写测试代码或者测试过程中,系统其他进程需避免频繁I/O操作引发总线竞争,影响实时性。

本文涉及的实时性优化已集成在 WangHuo v2.4.0 phytium beta版本中,刷写镜像即可开始测试。

后续我们将持续发布“Linux极限探索”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更多信息可搜索“望获实时Linux”


审核编辑(
黄莉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工控重磅】最大响应延迟480纳秒,国科环宇推出全球最快的实时Linux

【工控适配】国科环宇与华芯创辉达成产品兼容互认

【工控资讯】望获实时Linux系统亮相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现场

北京亦庄机器人马拉松:人机共跑背后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启示

【工控论坛】望获实时Linux系统荣获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