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钢铁新政为冶金装备提供政策支持

钢铁新政为冶金装备提供政策支持

2006/11/23 9:20:00
随着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钢铁工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期。与此同时,冶金装备产业在“新政”的政策支持下,也将进入一个从“自行制造”向“自主创造”跨越的全新发展期。 近年来,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在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得到较大的发展,年增长速度均在30%-45%左右,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时期,研制成功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如鞍钢和一重合作分别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毫米热连轧和1780毫米冷连轧两套大型成套设备,标志着我国已掌握并突破连轧成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工艺生产控制技术,并能将这两大核心技术匹配和应用于实际生产工艺中;首钢和二重合作研制成功3500毫米中厚板轧机,为我国短缺的中厚板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些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等完全依靠自己的科技创新力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毫不逊色,且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20%左右。可见,我国冶金装备产业开始在由“自行制造”向“自主创造”的道路上逐渐迈进。 然而,应该看到,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发展是不平衡的,从总体来看仍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冶金装备自主创新产品还不多,目前国内的冶金装备一些核心部件或关键设备还需要进口,真正高端的冶金装备属自主创新研发的较少,比如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连轧成套设备、连铸连轧成套设备等,大多数仍以国外产品为主,我们还没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与我国实现世界钢铁强国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距离。 钢铁“新政”提出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和具有竞争力的强国,这对冶金装备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自主创新上要有新的突破。而在以往,钢铁企业引起国外冶金装备多,吸收消化创新的少,引进设备最多时占国内市场的比例45%,最低也有37%。据初步统计,近20年,钢铁工业引进装备已达200亿美元,而同期冶金设备国内产值也不过2000多亿人民币。进口冶金设备按正常的价值比应占15%左右。 国外先进设备需要引起,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吸收消化,根据我国的实际,制造和创新自主产品。据悉,宝钢工程技术公司铸造公司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高炉冷却壁制造技术后,充分利用先进的铁水直送工艺和世界一流的制造装备,已发展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冷却壁专业制造企业。宝钢冷却壁产品不仅出色地承担了宝钢自有高炉长寿维护的重任,还在国内十多家钢厂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先后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印度、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逐年递增。为了推动宝钢冷却壁在高炉关键部位的使用,尤其是在特大型高炉上的全套使用,宝钢铸造公司今年以来及时跟踪世界冶金新工艺、新技术,致力于自主技术创新,形成了冷却壁内藏冷却管防漂移、耐火砖粘结等十多项独有技术,使产品实物质量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大大增加,越来越得到用户信赖。 日前,日本住友金属鹿岛制铁所三号高炉大修所需的全部铸铁冷却壁,共11段、400块、1392吨,指定由宝钢独家制造供应。这是宝钢冷却壁产品首次整套应用于国外特大型高炉,也是宝钢出口高炉冷却壁以来最大的单笔合同。 然而,像宝钢这样跟踪世界冶金新工艺、新技术,致力于自主技术和装备的创造和创新的企业在国内还不多,导致国产冶金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那国产化装备的技术水平一直就没有新的进步。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其中体制、机制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过分强调以重大装备引进为主,使政府有关部门失去调控职能,对一些重大成套设备,往往以国内企业还没有第一套制造业绩为由,将工艺及设备由外商总承包和总负责。这样国内工艺设计单位仅为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的参谋角色,国家失去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协调职能,冶金设备制造企业失去实现国产化的积极性,业主失去了降低投资和低成本补充备品备件的机会,设备国产化工作进展十分艰难。 再有,由于我国因为体制原因,生产、工艺和设备三者分离,各行其是,无法成套,在自主创新上形不成合力。因此,虽然设备制造企业掌握其制造技术,但因未能掌握生产工艺控制技术,所以失去了承包设备的机会。为此,冶金设备国产化因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技术分离而变得举步维艰,冶金装备的自主创新就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不少用户在引进设备和工艺生产控制技术之后,为保证自身生产和近期利益,未能及时消化其技术,不能及时总结和掌握其技术并推广应用。有的企业甚至排斥国内开发的冶金装备新产品,使国产冶金设备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严重阻碍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进程。 业内专家提出,加快冶金装备业的自主创造和创新步伐,要确立有效保障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设计、研制、开发、应用的要形成一个产业链。同时,大力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结合、军民科技创新的结合,建立以实现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宏观管理机制,形成各部门、地方、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如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与山东民营企业合作研制成功冶金行业所需的万吨油挤压机,为挤压大型和精密的金属型材提供良好的装备。 此外,在政策措施上引导和激励自主创造和创新。要力争在政策上实现突破:一是采用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二是统筹协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政策,特别是在政府采购及其他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三是要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投入效率。四是激励创新的人才政策,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和评价体系。 比如,凡是研制的冶金重大成套设备,均按新产品对待,实施免税;凡是进口冶金重大装备,均不得减免关税。冶金工业重大项目所需的重大成套设备,凡是业主采购国内设备的,国家可以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否则不给以其优惠政策。凡承担冶金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制造企业,其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技改投资和研制资金,国家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或者提供部分研制费用的补贴。 好在即将颁布的钢铁“新政”都将作出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企业建立产品、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和组织实施钢铁工业装备本地化,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对于以国产新开发装备为依托建设的钢铁重大项目,国家给予税收、贴息、科研经费政策支持;禁止企业采用国内外淘汰的落后二手钢铁生产设备。 可以相信,在“政策”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将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经济规律推动自主创造和自主创新,加快实现由冶金装备“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大飞越。 信息来源于:中国工业设备网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助力企业恢复“战斗状态”:MyMRO我的万物集·固安捷升级开工场景方案

车规MOSFET技术确保功率开关管的可靠性和强电流处理能力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