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二次供水管理系统:远程监控+智能调控

二次供水管理系统:远程监控+智能调控

2025/7/22 13:17:39

在现代城市供水体系中,水泵房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是保障高层建筑、偏远区域用水安全与稳定的核心环节。传统管理模式存在人工巡检效率低、数据滞后、故障响应慢等痛点,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正通过设备互联、数据驱动和实时决策,重新定义供水管理标准。

二次供水管理系统.png

一、系统核心架构:物联网构建“感知-传输-决策”闭环

水泵房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以工业物联网平台为底座,通过“端-边-管-云”四层架构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1.终端感知层:

部署御控智能网关,实时采集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水位计、水质监测仪等设备的数据,包括压力、瞬时流量、水池水位、余氯/浊度等20+关键参数。

集成智能电表与电机保护器,监测加压泵组电流、电压、功率及运行状态,预防电气故障。

2.边缘计算层:

通过御控工业物联网网关实现设备协议解析(如Modbus、Profibus、OPC UA)与数据预处理,过滤无效数据并压缩传输量。

御控网关内置AI算法模型,可本地判断水位过低、压力突变等简单异常,实现毫秒级响应。

3.网络传输层:

支持4G、LoRa等无线通信方式,兼容老旧水泵房有线网络改造需求。

采用数据加密传输与断点续传技术,确保关键数据零丢失。

4.云端应用层:

搭建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可视化展示水泵房设备布局与实时数据,支持历史数据回溯与趋势分析。

提供移动端御控APP,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查看报警信息、控制泵组启停。

物联网应用场景:例如,某小区水泵房通过御控物联网网关,将水池水位监测频率从每小时1次提升至每10秒1次,漏水检测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

二、五大核心功能:从“被动维护”到“主动预防”

1.全参数实时监控:

动态展示进厂/出厂流量、压力、水质等指标,支持自定义阈值告警(如出厂压力>0.8MPa触发红色预警)。

通过摄像头+AI图像识别,监测水泵房门禁状态、设备外观异常(如渗水、锈蚀)。

2.智能调控与节能优化:

根据用水高峰低谷自动调节加压泵频率,结合管网压力反馈实现恒压供水,避免“大马拉小车”浪费能源。

案例:某水厂应用后,单台泵组年节电量达1.2万度,电费成本降低18%。

3.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如振动、温度、电流波动)构建预测性维护模型,提前7-15天预警轴承磨损、电机过热等故障。

支持工单系统对接,自动派发维修任务并跟踪处理进度。

4.水质安全全程追溯:

记录余氯、pH值、浊度等水质参数变化曲线,生成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检测报告。

异常水质数据自动锁定时间范围,辅助快速定位污染源(如管网破损、消毒剂投放不足)。

5.多级权限与安全防护:

设置管理员、运维员、审计员等角色权限,防止非法操作。

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保障平台数据安全。

三、物联网技术价值:降本增效与安全升级双赢

1.效率提升:人工巡检频次从每日4次降至每周1次,故障发现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

2.成本优化:通过智能调控减少泵组启停次数,设备寿命延长30%以上;结合峰谷电价策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3.安全保障:7×24小时监测水质与设备状态,避免停水事故引发的用户投诉,提升品牌信誉。

水泵房的二次供水管理系统通过御控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了从单一数据监测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跨越。无论是老旧泵房的智能化改造,还是新建项目的全流程规划,该方案均可提供灵活适配的模块化功能,助力水务企业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现代供水体系。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如何提高老旧设备的联网率,打造数字化工厂

二次供水无人值守远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泵站的无人值守:御控智慧水务平台

智能泵房监控系统:物联网应用与智能管理

智慧水厂建设:设备接入、数据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