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视觉检测中滤镜、偏振片与棱镜技术解析

视觉检测中滤镜、偏振片与棱镜技术解析

2025/8/19 17:36:58

机器视觉系统中,光线的采集与处理直接决定了检测的精度与效率。然而,工业现场复杂的光照条件、材料表面的物理特性以及设备布局的空间限制,往往会对成像质量造成显著干扰。为此,工程师通过引入滤镜、偏振片与棱镜三类光学组件,针对性地解决了环境光干扰、反射光抑制及空间布局优化等核心问题。本文将从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出发,系统阐述这三类组件在视觉检测中的关键作用。

 

一、滤镜:选择性透光机制强化特征对比

滤镜是一种通过波长选择性透光实现光线调控的光学元件,其核心功能在于抑制非目标波段的光信号,提升目标特征与背景的对比度。从光学原理来看,滤镜基于材料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反射特性,仅允许预设波段的光线通过。

 

例如,在红色背光检测场景中,产品表面可能因环境光(如日光、车间照明)的混入导致成像模糊。这时候,在镜头前加装一个滤镜,它就像一个精准的“筛子”,将除了红光以外的其他光线都过滤掉。这样一来,图像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特征对比度显著提升。这种方式不仅帮我们有效避免了背景光对成像的干扰,还让目标物体的特征更加明显,使视觉检测变得更加精准。

 

二、偏振片与偏光镜:偏振态调控消除表面反光

对于金属、玻璃、塑料等高反光材质的表面检测,反射光造成的图像过曝或特征淹没是常见难题。偏振片与偏光镜的组合通过调控光线的偏振态,实现了对反射光的有效抑制。偏振片就像一个神奇的“光线指挥家”,能够改变进入镜头的光线的偏振方向,进而减少或消除反射光对图像的影响。而偏光镜则像一个可以调节的“光线开关”,通过与偏振片配合使用,我们可以调整偏光镜的旋钮,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从而实现对反光的有效抑制。

 

比如检测电极片表面时,由于电极片表面反射强烈,原本的轮廓可能完全被淹没在光亮的反射中。此时,偏振片与偏光镜的组合就可以帮我们去除多余的反射光,让产品表面的细节更加清晰。经过这种处理后的图像,特征更加突出,轮廓一目了然,极大提升了检测的精准度。

 

三、棱镜:光线折射实现空间布局优化

在紧凑型工业检测场景中,相机与被测物体的空间布局常受限于设备体积或运动机构的设计。棱镜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为空间受限条件下的多视角成像提供了解决方案。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全反射或折射效应,将光线的传播路径进行90度或特定角度的偏转。

 

以芯片四边焊点检测为例,传统方案需通过多轴运动平台调整相机位置,或使用多个相机分别成像,导致系统复杂度高且效率低下。引入棱镜后,光线经棱镜折射可同时捕捉芯片顶部与侧面的图像。例如,采用45度棱镜阵列时,顶部相机通过棱镜反射可获取芯片四个侧面的成像数据,实现“单相机多视角”检测。

 

滤镜、偏振片与棱镜作为机器视觉系统的关键光学组件,分别从光谱选择、偏振态调控与空间路径优化三个维度,解决了环境光干扰、反射光抑制及空间布局限制等核心问题。其技术原理虽各有侧重,但在实际应用中常需组合使用,例如,在检测高反光金属件的侧面特征时,可能同时需要偏振片消除表面反光、棱镜调整成像角度,并配合滤镜强化特征对比。随着工业检测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这三类光学组件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将持续为机器视觉系统的性能提升提供关键支撑。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机器视觉的纸箱拆码垛应用

偏振成像的超能力,从原理到应用的硬核科普

机器视觉助力柔性屏贴合工艺升级

机器视觉的磁芯定位贴合应用

工业视觉检测中的常见的四种打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