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04年青岛机械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2004年青岛机械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2005/3/7 9:28:00
2004年,青岛市机械工业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加大了改革、投资和对外招商的步伐,在克服钢材、水电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市场销售,全行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产销衔接良好,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004年,青岛全市机械工业行业限额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79个。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13.71亿元,同比增长27.3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63.05亿元,同比增长30.15%;实现工业增加值166.83亿元,同比增长27.23%;出口交货值138.97亿元,同比增长48.66%;利税总额40.08亿元,同比增长32.79%;利润总额27.01亿元,同比增长46.84%。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汽车62572辆,同比下降4.4%;改装汽车8557辆;同比增长19.41%;电站汽轮机356万千瓦,同比增长80.71%;变压器1432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6.9%;金属集装箱824.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9.0%。 2004年青岛市机械行业在全国机械工业走势向好的形势下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批大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泰发集团、变压器集团、汉缆集团、特汽集团、捷能汽轮机、中集集装箱等公司发展较快,拉动了行业经济的发展。其行业发展呈以下特点: 1.汽车行业。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加大,汽车市场保持低速、平稳的增长,产业总体走势趋稳。中、重型货车产量比去年略有降低,改装车生产虽有增长,但经济效益不高。 2.船舶行业。由于我市与中船重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设海西湾造船基地,企业受搬迁影响生产、效益同比下降。 3.电工电器行业。市场需求旺盛,我市变压器集团、汉缆集团和捷能汽轮机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和效益增幅较大。 4.集装箱行业。随着我市集装箱港口西移、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加和建设北方大港的步伐加快,我市集装箱生产企业产品订单增加,其生产和效益增幅较去年有较大的提高。 纵观全年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目前行业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不快;二是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速;三是企业受水电、钢铁等原材料涨价、资金及土地的影响,制约了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速度;四是机械行业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
  (摘自:中国机械网)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