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业欲“破茧”

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业欲“破茧”

2005/7/8 14:32:00
围绕阳江和三门两核电工程的国际招标评标及技术引进工作正在悄悄地进行,与外商的谈判进行得如此艰苦,就是要为以核电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中国核工业掌握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赢得更多的筹码,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业背负着深切的期待。 从“拉郎配”到“自由恋爱” 虽然如今国内已经形成了核工业体系,但对于第三代核电技术来讲,还有相当的差距,一旦迈上这个平台,达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我们的技术水平将超越世界平均水平。阳江、三门核电项目仿佛把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置于一个“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童话之中--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正是这个原因,两个核电项目的谈判进行颇为艰苦。 “在4台核电机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掌握第三代核电的设计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要求一定转让给我们,还要教会我们,达到会设计、会制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公室主任许连义透露,这次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国内共享,但至于怎么样共享,”这里面是很复杂的。” 也许顺着历史的脉络能更好的认识这次招标的意义。据许连义介绍,1991年,中国运营了自行设计、制造的30万千瓦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机组投产,这是由法国法玛通公司总包中国分包的;随后投入运营的是秦山二期两台60万机组和岭澳核电站两台100万机组。 岭澳核电站核岛设备国产化率13%~15%,常规岛达15%,由外国公司总承包,国内厂商从中分包一部分。而秦山二期是国内自主设计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5%;秦山三期两台70万千瓦机组于2003年并网发电,这是中国和加拿大合作项目,采用的是重水堆核电技术。从中不难体会,中国核电设计和制造水平正在迅速提升,这也是技贸结合的成果。
  (摘自:中国机械网)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