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建筑产业、设备市场及技术动态
2006/3/29 18:14:00
2005年欧盟委员会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指出,2004年欧洲经济显示出复苏信号(欧盟25国总体GDP增长率为2.4%)之后,欧洲经济在2005年遭遇了较大的滑坡(欧盟25国总体GDP增长率为1.5%),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的上涨。但是区域内的需求及投资仍呈现增长态势,有望将2006年EU25国的GDP推高至2.1%及2007年的2.4%。然而中间存在一种保留情况,即欧洲区域内至少有5个国家有可能在2006年出现较高的预算赤字,比欧共体稳定与增长协定(SGP)提出的参考值高出约3%。这样的话就会对公共事业的花费产生刹车效应。基于这一事实,欧洲将寻求其他的融资途径,尤其是通过公私合营模式(PPP)去满足新成员国的基础建设需要。欧洲公司尤其会从此类市场中获得可观的利益。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亚洲的增长尚未对欧洲的建设公司,尤其是大多数仅着眼于国内市场的公司的业务有显著的影响。
1 欧盟建筑产业总趋势
欧洲建筑工业总会(Europe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Federation --FIEC)公布的欧洲建筑产业总量:2004年呈现复苏(1.7%),2005年出现了回落,2004年年底对2005年的预测为1.9%,这一预计现在已有下调。欧盟25国今年应该有总体约1%增长量。2005年下半年的少量增长将让我们对2006年年度总体1.6%适度增长有所期待。新年开始趋势已朝向预测的乐观局面发展。
新建房屋部分减速:在发展非常好的2004年(6.3%)之后2005年减缓至3.2%,专家已认定2006增速将继续放慢,增长率估计为1.3% 。
预计2006年的建筑产业中翻新与维护部份将增长1.9% 。非住宅部份在2006年有所回升(1.2%), 市政工程(公共事业)在2006年实现2.3%的复苏增长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主要是得益于对新成员国的所有投资。
2006年初以来,欧洲建筑工业总会(FIEC)提供的数据既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权威,而且也不能全面反映欧盟所有国家的情况。虽然如他们所说为了给出一个相对现实的观点并致力提供所有25个成员国的总体态势,所提供的数据覆盖了足够数量的国家。然而,放眼平均值以外的情况,国家与国家的差别是各异的。一些国家因其的经济影响力对总体平均值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德国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它的建筑量占到欧洲总建筑量的20%以上,因此它对总体数据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多年来该国自身也出现了经济困难,因此这种影响正在逐步降低。
2 欧洲五国建筑产业规模占据了总建筑量的约74%
2.1 德国
除1999年外,德国的建筑市场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是处于下降的状况,尤其是2005这一年更是艰难(-4.5%),对于下属的所有行业皆是,尤其是新建房屋行业(-6.5%)。财政支出的全面缩减更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方面。新近的形势虽表明2006年会有所改观,但也仅限于市政工程方面,预测回归到上升势态(1.8%),而对于新建房屋(-4.0%)这一块的前景则比较黯淡。
2.2法国
法国2005年的建筑规模增长了3.1%,比2004年的增长率(3.4%)有稍微的下降。预计在2006年将维持去年的稳步增长,增长率预计为3.1%。2005年,市政工程行业的增长为2%,2004年的增长率为4.7% 。而另一方面,新建房屋在2005年实现了两位数字的增长(10.2%),较2004年表现出色的增长率(9.2%)还要高。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006年仍会保持同样的高速增长。
2.3 意大利
意大利的建筑行业在2005年保持了连续第七年的增长,尽管1.5%的增长率相比2004年(3%)稍低了些。在住宅修建方面,包括新建以及翻新与维护也呈现了正增长,而非住宅方面则自2003年(-0.1)出现了疲软。市政工程行业实现第九年的正数增长(1.7%)。2006年估计增长情况将全面放缓——建筑行业为1.1%,市政工程为1%,同时也影响了私有房屋建造.在市政工程这一块, 尽管合同额度比以往高,签署的合同渐少。
2.4西班牙
得力于欧盟的投资款项,还有用于修建该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公共事业支出计划,西班牙的建筑规模自1998年增长就相当快,几乎在所有涵盖的建筑领域均高于欧洲的平均水平,只有自2003年以来的非住宅领域例外(尤其是私有部份): 2005年为5%,预计2006年4.1%。住宅部份(新建及翻新)去年表现非常突出(7.5%),尽管这并不是很高,但看来在2006年仍将继续(估计为4.3%)。市政工程领域同样在2005年表现显著(8.5%),应该在2006年有6%的增长。
2.5英国
英国2005年的数据还未得到,尽管如此,我们也可发现英国的建筑行业自2002年就比欧洲的其他国家的表现得突出(2003年5%,2004年3.4%)。建筑行业内部所有领域之间也存在广泛的多样性。新住宅(2004年14.2%)以及公用非住宅部份(2004年9.8%)的显著增长却被市政工程部份尖锐的下降(2004年-8.3%)所抵销,这部份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当年的投资直接针对维护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不是新项目的投资。非住宅部份快速增长的解释是因为大量的私有融资主导(PFI)项目走向成熟,特别是健康与教育领域。
(摘自:中国机械网)
(摘自:中国机械网)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