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国汽车工业
2006/3/16 18:01:00
在了解、分析韩国汽车市场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韩国汽车工业的五大显著特点。
第一,海内外总销量首次突破400万辆大关,达到4516729辆,比2003年大幅增长了21%。但总销量中又呈现出内外销两极分化的现象。内销仅为1086756辆,并比2003年下降17%,而出口与海外销售量则是内销的3倍多。
第二,进口汽车的实际销量(不是海关的进口数量)首次超过2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20%。这是韩国自1987年开放汽车市场以来,18年间年进口汽车首次突破2万辆。
第三,韩国车对美国和西欧市场的依赖度进一步加强。现代起亚和通用大宇在欧美的销量占韩国海外销量的60%以上。而对欧美销售中有15个车型都不用韩国国内的名称和商标,均改为适合当地习惯的名称,或借用他人的商标。
第四,现代起亚集团在韩国国内的份额2004年首次超过了50%。通用大宇经过两年的磨合,实力正在恢复,去年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
第五,中国上汽正式完成了对双龙的收购之后,标志着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后汽车企业的结构调整在2004年最终落下帷幕。同时也预示着韩国国内汽车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现代起亚的优势地位将受到挑战。
由此可见,韩国汽车厂商的收益结构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199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前,由于一味追求量的增长,韩国汽车产业存在着投资效率低下、金融结构不透明等结构上的问题。然而,以经济危机为契机,各大汽车企业开始节俭费用,这些问题也都相应得到解决。与此同时,韩元贬值提高了韩国汽车企业在国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汽车出口开始增加。
韩国汽车产业通过迅速调整产业结构,不仅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而且增长方式也得到改变,由过去那种通过从外部借贷资金来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对产品进行大甩卖这种量的增长开始向一种新的质的增长转变。而这种新型的质的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品质胜于价格、内部资金优于外部资金、内部技术重于外部技术。追赶国际汽车巨头的核心也由过去的扩大设备投资开始转向技术的积累和开发。
同时,人们对韩国汽车品质的评价也越来越好。关于品质,J.D.Power公司有一个初期品质调查系数IQS(Initial Quality Survey),这是根据该公司调查90天以内所有购车行为的消费者的满意度后所得出的数据。根据J.D.Power公司2004年的IQS调查,在对企业的评价这一项目中,现代汽车的IQS为102,排名第二,仅次于丰田的101。而且整个韩国汽车业的IQS也排在欧洲和美国汽车业的前面。在1998年,现代汽车的100辆汽车中有272处质量问题,而通过改善品质之后,2004年这一数字已减至117,六年间现代汽车的品质提高了57%。由此可见,国际市场上人们对韩国汽车的印象已得到根本改善,而韩国汽车也已变成质优价廉的产品。
2000年以后,韩国汽车业的结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成为韩国汽车出口及进军海外市场的助推器。以1998年为分界点,在美国汽车市场一度因质量问题而遭受重创的韩国车开始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增长阶段,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以迅速提高。韩国汽车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7年以前,韩国汽车业主要以扩大内需来实现增长,而到2000年以后,韩国汽车业的增长方式却呈现出以国外市场为主体的国际化特征。而这种转变正是因为其1998年的经济危机。
(摘自:中华机械网)
(摘自:中华机械网)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