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河北金能“矸石回填术”创出绿色矿山样本

河北金能“矸石回填术”创出绿色矿山样本

2006/8/29 11:02:00
河北金能集团创造了一项“矸石回填术”,这项技术已引来全国煤炭企业56个团次前来参观。   如果此项技术得以被更广泛运用,全国原本因采矿每年被破坏的200平方公里土地将绿草如茵,矸石山的消失也将使周边地区空气清新……   这是一条引领矿山走向“绿色”之路。然而,这条路的起步,却充满了质疑,步履维艰。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煤矿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煤矸石,而煤矸石的排放仍采取由井下运输到地面再向指定区域排放的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煤炭行业特有的矸石山。   可以说,矸石山是煤矿的象征———尽管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象征。   矸石山的堆放,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更为严重的是,矸石山中含有的几十种成分,对大气、水源、土壤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矸石山的自燃或爆炸还会引发其他事故。而据估算,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矿,矸石山占地大约在110亩~140亩之间。开采年限越久、产量越大,煤矸石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就越严重。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东郊的金能集团邢东矿,同样长期被矸石山这一“痼疾”所困扰。该矿东临京珠高速公路,位于市区三环路以内,地面建筑密集。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地表随处可见的矸石山,不仅有碍城市形象,更严重污染着城市生态。   “矸石不升井,不设矸石山”———当该矿明确提出这个目标时,矿内矿外,人们都感觉近乎天方夜谭。煤矸石回填要是那么容易,别人为何不干?这可是一个世界难题!   但这里的决策者却看到了它的巨大益处:在本矿永久性煤柱里掘出煤巷,把矿井下生产中产生的矸石充填到井下煤柱开采出的巷道里,既可实现矸石不升井,不占耕地保护环境,又把用常规方法不可能采出的煤炭资源采出来,实现井下开采,提高资源回收率。而且,矸石井下充填可以保证地面不塌陷,本身就是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保护。   2002年3月,金能集团投资数百万元,打响了矸石井下充填的研发战役。   而此种举措无疑是冒险之举。“白花花的银子扔下去,连个响都听不到”———类似的种种议论,一时不断响起。   消灭已存在几十年的矸石山以保护生态环境,永远不再有矸石山。这是企业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这种责任该不该由一家企业承担?这引起了企业决策者的思考。   经过一番讨论,一种共识还是在这里形成: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对环境的道义责任,包括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从本质上说,追求成为负责任的公司将得到这样的回报:经营活动对其所处的社会将产生积极影响,而社会发展同样也会增强企业追求成功的能力。   “如果我们都短视地强调企业利益而不愿有一丁点的付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可能会十分艰难。”这里的决策者这样认为。   统一认识后,企业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动作:自行研制矸石充填机,组织矸石充填科研攻关小组现场研究方案,解决矸石充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参与设计并研制新的抛矸机……   很快,他们完善了从矸石存储、运输到充填的整个系统。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共同研究,完善了矸石充填过程中的同步注浆工艺。建立井下矸石仓,制作给料机、粉碎机,制作运输矸石皮带,制作抛矸机并进行行走、转向功能研究,卸载辊的调偏、调平和调向功能研究,地表、地压观察测试……   就这样,几十道难关被一一攻破。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试验、改进,金能集团自主创新的“煤矿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及装备研究”终于大功告成。   2004年11月,国家权威机构与专家对河北金能集团“矸石充填技术及装备研究”做出鉴定:   “该项目实现了矸石不升井,成功避免了矸石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建设绿色矿山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专家认为,井下矸石巷道充填技术,实现了密集建筑物下巷采,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井下矸石处理提供了技术途径。   “蝴蝶效应”   如今,走进河北金能集团邢东矿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惊讶:这里竟然绿草如茵,空气清新。   同时,当时担心银子白白扔掉的人们也算出了“赚钱账”:   由于采用了完备的矸石充填系统,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年创效益2000万元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邢东矿每充填1米巷道,多产煤1.3吨,断面25立方米的巷道,每米创直接经济效益12000~13000元。   矸石井下充填,提升、运输、修路、占地、管理、运营等费用全免,邢东矿首期矸石井下充填工程新增掘进煤量42525吨,按490元一吨计算,减去每吨平均成本等于1594.7万元,而邢东矿矸石井下充填首期工程总计投入才335.8万元,节约成本1200多万元。   “邢东矿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是我们的最好选择。河北金能其它各矿都在按照这一发展模式进行综合治理,缩小矸石山并最终取消地面的矸石山。”河北金能集团董事长王社平喜悦地说。   到目前为止,已有北京煤科总院、中国矿大、山东科大、山西科大等院校教授和学生到邢东矿井下参观学习,来自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陕西、辽宁等地的煤炭企业集团,共有56个团次到邢东矿参观,并开始在自己的煤矿试验。   这只轻轻扇动翅膀的“蝴蝶”,已经在全国各地的众多煤炭企业中引起了小小的“风暴”。他们的心血所凝聚而成的技术,正帮助中国煤炭企业逐渐摆脱矸石山的困扰。   面对成功后的喜悦,反思邢东矿的治理过程,记者同样在思考着一些“亮点”:   假如,在数百万元投入的过程中,这里面对争议而有了“心痛”,这一项目可能已经胎死腹中;假如,没有把治理环境做为内心的自觉,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势必让这次意义重大的自主创新功亏一篑;   假如,金能集团把技术牢牢地“封闭”在自己手中,那么“蝴蝶效应”将无从谈起,许多煤矿企业仍需付出巨大成本来攻克这一难题。   有关人士表示,金能集团的举措,成功破解了矸石山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污染环境这一历史性难题。更为重要的是,此种资源循环利用的新举措,在观念层面为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个样本。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