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大连瑞泽农药建成世界上首条氯代苯酐生产线

大连瑞泽农药建成世界上首条氯代苯酐生产线

2006/10/11 9:20:00
日前,世界上第一条氯代苯酐生产线(500吨规模),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成。这是我国化学工业取得的一大创新性成果。   氯代苯酐是聚酰亚胺的重要原料,而聚酰亚胺则是目前使用温度最高的高分子材料。它以薄膜、塑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纤维及泡沫塑料等结构材料的形式在航空、航天、交通、船舶制造及机电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又以分离膜、光刻胶、液晶取向剂和光电材料等功能材料形式在化学工业、微电子、液晶显示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全世界聚酰亚胺产量为4—5万吨,我国除了以均苯二酐为原料的聚酰亚胺薄膜有数百吨产量外,其他种类的聚酰亚胺产量不到10吨,仅为美国的千分之一,而且价格昂贵。为此,着力解决聚酰亚胺的高成本问题已成为我国材料工业领域的当务之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降低聚酰亚胺成本的研发。经大量研究论证,从10多条研究设计路线中综合选定了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氯代、空气气相氧化得到氯代苯酐,并首次测定了3-氯代苯酐的沸点,以高纯度分离了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为该路线最终实现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2001年以来,他们研究了由这两个异构体合成一系列异构二酐和异构聚酰亚胺,发现由3,4’-二酐得到聚酰亚胺比传统的4,4’-二酐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而又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耐高温聚合物在使用温度和加工性能方面的矛盾。此外,还解决了由氯代苯酐不经过二酐直接合成聚酰亚胺的技术难题,大幅度降低了聚酰亚胺的成本。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用以硝基酞酰亚胺为原料生产聚醚酰亚胺,其规模已经达到万吨级。但是,以硝基酞酰亚胺生产聚醚酰亚胺路线存在有大量废酸,提纯使用有机溶剂,难以用直接法合成聚酰亚胺,副产物是产生对反应不利并污染环境的亚硝酸钠,且不能生产联苯二酐等缺点。而采用氯代苯酐路线,这些缺点全部可以克服,因此可以认为氯代苯酐路线是目前世界上产生聚酰亚胺最先进和最经济的路线。   (摘自:中国化工网)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