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工程起重机行业升温,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工程起重机行业升温,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2006/10/11 14:30:00
摘要:9月1日"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最终公布。今年起重机行业首次进入中国名牌评价目录,进入2006年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与此同时,近期机械设备制造业大动作频频,诸如"徐工收购案"等也吸引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目光,由此引发的对于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关注正在不断升温。但是从多方制约因素看,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银行要谨慎相关信贷风险的发生。   一、工程起重机行业发展现状2006年上半年,工程起重机各项经济指标与2005年同期相比,均有两位数的增长。全行业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5%,超过50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5%,超过10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达到4.3亿元。在产品方面,对27个主机生产厂统计,产品总销量(工程起重机和其他工程机械)达到9600台,同比增长34.6%。其中汽车起重机同比增长37.3%,达到7700台;履带式起重机同比增长73.8%,销量超过200台;随车起重机增长30.5%。销量约1200台。   二、工程起重机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中低端新产品竞争日趋白热化目前工程起重机中低端新品呈竞争白热化状态。起重机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相对滞后,但宏观调控也使起重机行业呈现出两极化发展态势:一是大吨位产品逐步实现系列化。二是中低端新品竞争白热化。一方面全路面起重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对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乃至提升中国基础建设水平开始发挥强大作用;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大幅收缩引发的中低端新品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值得引起警惕的是,目前中低端"短线"新品中急功近利的现象开始出现,在跟进大吨位甚至百吨级产品的趋势中,由于系统技术难关无法突破,有的企业为了快速升级,造成了整车匹配缺陷。为了迎合用户"超载"需求,采取加大配重等方法,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将整车最大起重能力标高数吨,导致折臂、翻车事故频现。   2、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将逐渐显现今年宏观政策从4月份以来开始紧缩,包括提高贷款利率27BP、三次定向发行央票2500亿、两次累计提高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及发改委清理投资项目的行动,总体来看目前的紧缩力度已经不小,前期宽松的政策环境已经明显开始改变。   固定资产投资与工程机械产品需求相关。长期来看,实际利率上升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因此会影响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中期来看,"十一五"期间大型基建项目(如铁路运输业、采矿业)投资会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仍有望保持增长;短期而言,最重要的外生变量无疑是宏观调控政策。   下半年宏观调控对行业的时滞影响将陆续显现,同时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装载机、液压挖掘机、叉车销售六月份已开始明显回落。实际利率变化趋势将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长周期波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财政政策及季节因素对工程机械行业的需求均会造成影响,在这种预期下,工程机械行业的估值水平难以进一步的提高。   3、国内工程起重机产品缺乏竞争力从技术实力看,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技术实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国内在大型工程机械业尚不具备大量生产的能力。欧洲起重机的平均吨位在800吨,而我国目前这一数字却不到200。 徐州重型机械公司的QUY300型履带式起重机重臂最大起重量可达300吨,QAY200型全路面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为200吨,这已是目前国内之最,与利渤海尔、马尼托瓦克等国际起重机行业巨头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从产品结构看,由于技术能力所限,我国起重机在产品结构上也不够完善,难以同国外匹敌。技术要求较高的全路面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这两种产品在我国产能较低,目前只有徐州重机等少数几家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而这两种产品是起重机众多类别当中吨位最大的,其价格也远远高于普通的汽车或轮胎式起重机,这一领域国内产能的匮乏使得我们不得不付给国外厂商更多的成本。   从产业链条看,决定产品竞争能力的不只是技术研发的实力,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制造业必将受制于上游产业的影响。在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缺陷也给下游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钢材的硬度、弹性、延展性等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技术能否实现。另外,下游的工程机械租赁产业尚处于发育阶段,这也给起重机生产企业把握市场动向、完善售后服务带来了更多的成本消耗。   银联信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飞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项目的不断上马,使得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从多方制约因素看,工程起重机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国企机制不灵活。作为竞争性行业,国内大多数工程机械企业还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产权制度的制约,体制落后,机制不活,造成企业内部难于应变,决策缓慢,遇到市场发生变化时调整困难,与外资和民营企业相比缺乏奋力拼搏的动因和市场危机感。   2、国际市场开拓乏力。目前,几乎全部的起重机行业都有跨国公司涉足。在宏观调控到来时,面对主机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这些企业及时采取了零部件返销国外的策略,显示了其灵活经营和抗风险能力。而国内多数企业,由于缺乏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战略,在企业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集产品研发、制造、配套、投融资、战略调整、市场运营和国际商务为一体的完善市场运作体系,当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时就显得束手无策或难以应对,暴露了在战略化经营和调整方面的不足。   综上所述,银联信建议商业银行谨慎对工程机械企业的投融资,信贷对象也应以规模较大、技术有国际优势、品牌信誉较好的大型企业,例如徐工集团、山推集团、山工集团、柳工集团、厦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许多国内企业以及大宇、徐州卡特、小松山推等国外独资、合资企业;对开发中低端工程机械产品、重复建设的企业应减少授信,或者缩短贷款周期。   (摘自:中国机械网)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