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海外版:促进汽车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

海外版:促进汽车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

2006/11/29 9:17:00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人头攒动,再看大街上车流如织,人们强烈地感觉到中国的汽车社会正在到来。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能源、环境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从石油消费结构看,2000年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量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1/3左右,预计2010年将达到43%,2020年达到57%。在石油消费总量增长中,机动车燃油消费所占比重很快就会上升到第一位。城市大气污染中,机动车排放所占份额逐年上升,城市污染即将由煤烟型污染向汽车尾气型污染转变。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处在大众汽车消费的起点,却表现出奢侈性消费的迹象,这是汽车消费导向政策不到位和技术落后双重作用的结果。据2003年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大城市,轿车的排气量、车身尺寸、汽车重量的平均水平,不仅比上世纪50年代欧洲、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大众汽车消费起步时高了许多,甚至比今天欧洲一些大城市的平均水平还要高。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的汽车社会正在走来。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好的形势,我们不仅未就汽车对经济、社会直至文化产生的影响做好准备,而且对近期矛盾已经不断突显的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结构的研究也很不到位。我们应该汲取国际经验,对未来10年、20年汽车大量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有全面的思考,并做好政策准备,使汽车这一现代交通工具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工具。   汽车生产和消费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完全依靠厂商和消费者的自发行为,不能保障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不能保障可以形成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汽车社会。因此,政府运用法规等法律手段、强制性标准等技术手段、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以调控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但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干预,应当是政策层面的干预,重点是对涉及公共利益和资源环境的那些外部性、可持续性因素的干预。   实现汽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研究市场,另一方面必须研究与汽车相关的政策。如果说市场是发展的空间,那么政策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边界。   实际上,居民有什么消费倾向,厂商不仅会敏锐地捕捉到相关信息,而且还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居民消费倾向是“牛鼻子”,政府以政策工具牵住了这个“牛鼻子”,政府的政策目标就可能实现。   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制定具有中长期指导意义的汽车能源战略和环境可持续政策框架。包括汽车能源环境政策目标、技术路线选择、配套条件、经济激励政策等,引导居民消费和能源部门、汽车厂商的研发和投资,切实改变消费者和厂商无所适从的状态。汽车能源战略和政策框架出台越晚,全社会支付的成本越高。   如果说“十五”时期中国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是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扩张的话,那么“十一五”的主题将转向影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能源、环境、安全等诸多外部性因素。相应地,政府政策的重心也应由生产侧管理转向消费侧的激励与抑制,由引导投资与规模的增长转向促进汽车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   (作者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