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江苏常州“种”出对付农村污水的生态湿地

江苏常州“种”出对付农村污水的生态湿地

2006/11/16 11:47:00
人工湿地下,藏着污水处理厂   常州和德国专家合作,在新北区的农民小区,“种”出一片世外桃源般的人工湿地,悄无声息处理污水。城市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农村地区,由此摆脱了臭烘烘的化粪池。11月15日,记者实地探访这个全省首个农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   孟河镇通江花园一大片1000多平方米的芦苇随风摇曳,呼应着地头田间的庄稼、蔬菜,透着别样的田园农家风情。这不是农家游的景点,而是常州首个处理农村污水的人工湿地,每天要“喝”掉通江花园320户居民产生的日均70吨生活污水,净化后的污水碧清碧清,潺潺如小溪,从花岗岩景观槽徐徐淌出。   这个“自然之肾”是如何“化污为清”的?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许光明介绍说,德国专家对小区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每家每户的污水全部用管道收集。污水先流入沉淀调节池,这个池子里活跃着厌氧细菌,它们将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截流”下来,吸收沉淀。沉淀后的污水经过“湿地心脏”污水泵站,通过大阻力配水系统将污水抽出,均匀洒在生长着芦苇的生态滤床上。   滤床上的微生物和芦苇是“清道夫”。记者看到,滤床上依次覆盖着砂石、无泥粗砂、鹅卵石等,石子上覆盖着一层青苔状的薄膜。技术人员说,这些是滤床基质,大小搭配很有讲究,透过显微镜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层层过滤、吸附。根系发达的芦苇则把氧气带到湿地系统内,进行分解。处理后污水化学需氧量削减率达9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一级B标准。   为了休养生息,生态滤床两块“轮岗”,每星期换一次班。每6个月清理一次积淀污泥,风干后成为附近葡萄园的有机肥料。农民说,这种肥料肥得不得了,比氮肥还灵。   人工湿地利用空地,一次性建设成本低,以常州为例是180万元,如在农民社区建设之初同步规划建设,费用还要少。湿地使用寿命长达15年,滤床表层翻新后仍可循环使用,算下来每吨水处理成本只要3毛钱,减少了污染不说,还可形成堆肥、绿化、野生动物栖息等综合效益,与农村景观融为一体。   链接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工湿地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有大规模应用。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在3—5小时内流过200余公顷的沼泽湿地后,硝酸盐即可减少63%,磷减少57%。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