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安徽安庆:污水处理怎样解开治污死结

安徽安庆:污水处理怎样解开治污死结

2006/12/8 15:24:00
“污水处理厂建不起,即使建起来了,也是大部分在晒太阳。”12月5日,记者在安庆市采访时看到,已投入资金1.98亿元、原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的全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因资金问题和厂网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直到现在还是“静悄悄一片”。该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谁来负责运营还没有确定,由于多种原因,直接导致安庆市每天12万吨的污水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到长江。   污水处理厂建一个赔一个   据了解,2002年筹建的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计划分三期施工,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6万吨。目前,已投入资金1.98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万吨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据介绍,该厂55%的机械设备引自德国,污水处理水平达到省内一流。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无法保障正常的运营费用,该污水处理厂的投产时间面临一拖再拖的困境。   据了解,安庆市从2002年6月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平均为0.32元/吨,与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所需的运行费用(一般在0.80元至1.20元/立方米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也低于安徽省规定的民用0.6元/吨、工业0.7元/吨的标准。 据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城东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平均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约为1元,按照日处理污水8万吨计算,意味着该厂正式运营后每天将垫付处理费5044元。而要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污水费征收标准应该要提升至0.8元/吨。 “平均每处理一吨污水我们就得赔进去0.68元”,这位负责人说,现在不少污水处理厂都是“公益事业”,靠财政补贴来维系。但又由于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拨付之间环节较多,一旦补贴不到位或拨付不及时,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益,所以他们宁愿让污水设备“晒太阳”也不做“赔本生意”。 源头断水暴露城市规划弊端 一方面是政府强调环保,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管网,一方面是企业入不敷出,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不用。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大量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长江,资金投入损失和环境污染效应都十分惊人。 这种情况绝不只安庆市污水处理厂一家。据了解,安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设施的利用率都不到6成。跳出企业自身的局限,导致污水处理厂设施“晒太阳”也有城市规划上欠考虑的因素。 安徽省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过去城市规划建设大多没考虑污水处理问题,因此没有铺设专门的污水收集网。近年来,不少污水处理项目按厂网分开投资———污水处理厂通过BOT招标引进社会资金,污水管网则由政府投资。一些地方政府承诺向厂区定量输送污水,但由于管网建设资金来源无保障,管网配套跟不上,导致建好后的污水处理厂没有足够的污水可用来处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说,建设城市管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蚌埠市管网配套刚进行60%,就已经花费了1.6亿元。这笔开支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也制约了污水处理厂建设。 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先后投入数百亿元资金,建成数百座污水处理厂,但是有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半开半停或闲置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在最初的城市规划上欠考虑,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网配套设施。 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水处理难题 “无论是厂网不配套,还是运行经费不足,都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各地环保治污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著名环保专家陈荣光说,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作作为公益事业由政府来负担,这种模式导致政府的包袱越背越重,加之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使得各地污水处理厂要么建设严重滞后,要么建一个赔一个。 据安庆市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污水处理厂由承建部门负责建设,具体建成后由谁来运营还不得而知。他希望通过出让、招商引资的方式寻找运营单位。但运营成本和收取的处理费之间的巨大差额也让他们感到“出手”很困难。 “治理污染,仅靠政府是不行的。”该负责人说,“既然财政挤不出治污资金,那就要通过调整污水处理费来解决问题”。经过核算,他认为,如果把每吨污水处理费提高到0.8元左右,使治污者能够略有盈利,就可以吸引各种资本投入到治污工程了。 他说,更重要的是,污水处理费能够解决污水处理厂走向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按照一定价格,保证污水处理厂每年能收到一定费用,才能把它搭成一个能吸引投资的“窝”。有了投资者,污水处理厂才能变成一个盈利企业。 让“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安徽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认为。他说,污水处理厂实行市场化运作“迫在眉睫”,目前安徽省各地正在以多种融资方式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当务之急是要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通过听证尽快划定合理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减少征收和拨付之间的环节,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机制的污水收费制度,为环保投资的社会化和运行的企业化、市场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链接 “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费达0.8元/吨 12月6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了2005年各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指标:全国平均为169立方米/万元。 中国环境规划院水环境部主任李云生认为,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管网设施过旧;水价过于便宜;公众节水意识不到位,都是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水资源紧张现状,李云生表示,为更好地节约用水,十一五期间,水价体系将会有大动作,即普遍性提高用水价格。 李云生同时透露,现在许多地方污水处理费未收或只收0.1元/吨,在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费将提高到至少0.8元/吨。 编后 投资1.98亿元的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一旁,每天有12吨污水直接排入长江,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不知羞辱了谁? 企业、政府自然各有苦衷,但苦衷不应当成为任由环境污染的理由。 当中国政府把环保推向国策的高度,并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时,为什么现有的治污设施却得不到有效利用,为什么巨额投资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现实中,一方面是污染企业因违法成本低而赚钱,一方面是治污企业因环保成本高而亏损。这里面肯定有某种东西被颠倒了。究竟谁该为环境污染埋单?是污染者,还是治污者? 环保是一项需要大资金投入的工程。资金从哪来?如果把对污染企业的罚金全部用到对治污企业的补贴上,相信就能解决一部分资金缺口。而更重要的是,借此可确立一个环保型社会的基本准则:让“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如果把颠倒的东西再颠倒回来,相信不会再有那么多环保设施闲置不用,长江也不再会是一个超巨型公共下水管道。   (中国工控网提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