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北京建设物联网捕捉积水漏气“病情”

北京建设物联网捕捉积水漏气“病情”

2012/8/16 9:46:14
       截至目前,本市已引进外国专家6400多人次,实施引智项目400多个。记者昨天(14日)从市外国专家局获悉,在引智计划的推动下,北京市城市生命线实时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已启动建设。今后,本市水、电、气、热等“生命线”有望统一纳入物联网管理,桥下积水、管道破损、气体泄漏、火险等“城市病”将即时被获知并处理。
 
       今年6月,城市生命线实时监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启动,重点围绕城市安全运行所涉及的供水、排水、电力、燃气和热力等“生命线”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实时掌握相关资源的计划、调度、存量需求等信息。作为本市的引智项目,市外专局专门邀请了近十位美国硅谷专家担任该项目的技术顾问,进行技术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帮助有关单位攻克了建设基站的技术难关。
 
       “本市物联数据专网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年底前将开通两百余个基站。”承担城市生命线实时监测物联网项目的首信公司透露,今年城区楼顶建设的200个基站将形成一个覆盖五环内地区的物联网。设置在地上或地下的感应探头、摄像头发射的信息,将在空中与基站“握手”,即时传回后台。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城市运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简单来说,如果水、电、气、热领域装备了感应探头、摄像头,“城市生命线”一旦出现漏气、漏水、火险、积水等“病情”,将立即被基站捕捉,并将信号发送给相关部门。未来,本市将依托这一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实时掌握城市安全运行相关数据和信息,实现城市的即时化、精细化管理。
 
       实际上,已建成的基站已在龙年春节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的实时监控上发挥作用。今年,东城区两千台电梯的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朝阳和西城的路旁停车感应系统都在进行试点应用。
 
       此外,今年的另一项引智项目“北京市电子病历顶层设计”也已启动。这个民生服务领域的重大应用课题,有助于进一步理顺区域医疗工作,使社区诊所与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衔接。同时,为每位就诊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本市在防病工作上的水平和能力。下一步,物联网项目还可能应用到空巢家庭,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装在床单或衣服上的传感器知晓。
 
       本市“十一五”期间共邀请外国专家6400多人次,实施引智项目400多个,建设国家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8家、示范单位2家,用于引智项目的资助经费近6000万元。其中,60多名外国专家获北京市“长城友谊奖”,5人获得国家“友谊奖”。去年以来,受惠于市外专局引智计划,首信公司共邀请到30位海外专家培训技术人员,涉及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传感器、嵌入式、医疗信息化应用、智慧城市和绿色城市管理等内容,参训人员达1420人次。市外专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今后本市还将加大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以及建设中外合作基地的力度。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智光节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瀛海建材余热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

智光电气台州电厂给水泵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成功投运

智光节能荣登2014年度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第五位

索引程序编程凸轮表

奥越信300系列PLC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