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下的橡塑行业需要实现机器间的数据交换
工业4.0是第四代工业革命。在生产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计算机化后,物联网和服务正在进入我们的工厂,这为工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最基本的概念是“智能化工厂”的建立。
数据网络化的开端已成为现实
德国塑料橡胶机械行业的制造者正在抓住机遇,寻求如何用这些新想法让工厂受益。一般来说,落后于工业4.0的技术都不是全新的技术。那些已经装配了大量传感器的机器会为工艺优化和网络接口(例如用于远程维护)产生数据。但是在工业4.0的影响下,这一做法在被重新思考为要实现机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数据库的进一步网络化
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生成的数据现在主要被用在机器自身的工艺优化上,少量的数据被提供给邻近的机器。当工业观察不是在集中控制的生产工厂,而是在由材料处理、再加工、配料、转换和整理的安装区域,并且组件是由不同的制造商提供时,就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累积在“黑盒子”的数据间会有少量的交流。基于这种情况,塑料和橡胶机械制造商正在探寻,如果这些机器也可以互相交谈,并且可以实现比现在更多的数据分享,他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利益。全面的优化过程预计将提高质量,并通过减少停机时间来提高生产效率。
统一标准
标准接口对于不同机器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德国塑料和橡胶机械协会与欧洲塑料和橡胶工业机械制造商委员会正在合作研究这一标准。机械制造商已经开始为机器之间有效的数据交换生产模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组合的机器。最终,所有的机械厂家应该能够使用统一开发的接口,从而保证兼容性和互换性。
机械制造商和客户之间的相互协议
密集型的数据交换需要的不仅是机械厂家之间的合作和信任。特别是,如果客户担心数据失去控制时,必须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的订单。这只能通过开发可以清楚反映客户利益的合适概念来实现。
(文章来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

提交
Live Studio | 巴鲁夫IIOT方案助力数字化升级
一点不含糊!且看巴鲁夫如何轻松搞定汽车焊装的定位检测
“易”式对话巴鲁夫 | BES电感式传感器
应用案例 | 原来,“木牛流马”真的存在!
应用案例 | 自动化设备“化繁为简”的奥秘,尽在巴鲁夫“IO-LINK”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