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应用设计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2025/9/22 14:36:31

传统监控系统多局限于 “视频录制 + 事后回看”,难以应对实时风险预警、跨场景数据联动等需求。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传感器实时采集 + 物联网传输 + 云端智能分析” 的闭环架构,打破了 “看得见却管不了”“有数据却用不好” 的困境,不仅能实现 24 小时无死角监测,更能主动识别风险、联动设备处置,成为安防、工业、农业等领域的 “智能守护者”。

一、核心功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并非传统监控的 “升级版”,而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功能重构,核心体现在实时感知、智能分析、联动控制、远程管理四大维度,形成 “监测 - 预警 - 处置 - 复盘” 的全流程管控能力。

1.多维度实时感知:打破 “单一视频” 局限,数据采集更全面

传统监控以视频画面为主,难以捕捉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等隐性信息。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视频设备 + 多类型传感器” 组合,实现 “视觉 + 数据” 双维度感知:

视觉感知:搭载 AI 算法的摄像头(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摄像头),可实时识别人员身份(如陌生人闯入、黑名单人员预警)、异常行为(如攀爬围墙、徘徊逗留、物品遗留),甚至能通过图像分析判断设备状态(如工业设备零件松动、农业大棚薄膜破损);

环境与状态感知:搭配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采集非视觉数据 —— 例如,仓库监控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存储环境(避免粮食受潮发霉),工业车间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电机运行状态(预判设备故障),住宅小区通过红外对射传感器监测围墙入侵(比视频识别更灵敏,夜间无光源也能工作)。

2.智能分析与预警:从 “事后回看” 到 “事前预警”,风险处置更及时

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 “数据会说话”—— 通过云端 AI 算法对采集的视频、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自动识别异常并触发预警,避免风险扩大:

异常行为识别:商场监控系统通过 AI 算法识别 “人员摔倒”“人群聚集拥堵” 等情况,10 秒内推送预警信息至安保人员手机,同时联动附近广播提醒疏散;工厂监控系统识别 “员工未戴安全帽进入车间”“违规跨越护栏” 时,立即触发现场声光报警,同时记录违规行为供后续管理;

环境与设备异常预警:化工园区监控系统通过气体传感器检测有毒气体浓度,一旦超过安全阈值,系统自动分析泄漏位置(通过多传感器数据定位),推送预警至园区中控室,并联动喷淋设备启动;农业大棚监控系统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数据,预判 “24 小时后土壤干旱”,提前向农户推送灌溉提醒,避免作物缺水。

3.跨设备联动控制:从 “单一监测” 到 “自动处置”,管控效率更高

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并非孤立运行,而是能与门禁、照明、消防、生产设备等联动,形成 “发现问题 - 自动处置” 的闭环,减少人工干预:

安防场景联动:住宅小区监控系统识别 “陌生人强行开门” 时,立即联动门禁系统锁定大门,同时启动单元门口摄像头录像,推送报警信息至物业与业主;校园监控系统发现 “学生翻越围墙”,联动围墙附近的声光报警器、照明路灯(夜间自动亮起),同时通知保安人员前往处置;

工业场景联动:车间监控系统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电机异常振动,分析判断为 “轴承磨损”,立即联动电机控制系统停机,避免设备损坏,同时推送维修工单至工程师手机,附带故障位置与维修建议;

消防场景联动:写字楼监控系统通过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火灾隐患,自动联动消防喷淋系统启动,同时关闭防火门、开启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引导人员逃生。

4.远程管理与数据复盘:从 “现场值守” 到 “云端管控”,管理成本更低

系统支持电脑端、手机 APP 远程访问,用户无需现场值守即可实现全局监控;同时自动存储历史数据,便于事后复盘与优化管理:

远程实时监控:连锁超市管理者通过手机 APP,可同时查看全国 50 家门店的监控画面、客流量数据、冷柜温度,发现某门店冷柜温度异常时,远程通知店员处理;农业种植户在外地出差,通过 APP 查看大棚的视频画面与温湿度数据,远程控制灌溉设备;

数据复盘与分析:商场通过监控系统存储的 “客流量数据 + 消费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的人流高峰,优化店员排班与促销活动时间;工厂通过设备运行数据(如电机振动曲线、温度变化),复盘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如 “电机运行 1000 小时后更换轴承”)。

二、应用场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凭借 “全面感知、智能预警、联动处置” 的优势,已在安防、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针对性解决各行业的监控痛点。

1.安防领域:构建 “立体化安防体系”

传统安防依赖 “人防 + 视频监控”,存在盲区多、响应慢的问题。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视频 + 传感器 + 联动设备”,打造全方位安防:

城市安防:在城市主干道、商圈、公园部署带有 AI 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实时监测 “交通拥堵”“人群聚集”“异常行为”,联动交通信号灯(拥堵时调整配时)、城管系统(发现占道经营时推送信息);

住宅小区:采用 “人脸识别门禁 + 红外对射 + 高空抛物摄像头” 组合,人脸识别杜绝陌生人随意进入,红外对射监测围墙入侵,高空抛物摄像头精准定位抛物住户,解决 “高空抛物难追责” 的痛点;

校园安防:在校园周界部署振动光纤传感器(比红外对射更隐蔽,抗干扰强),教室、走廊安装行为分析摄像头,识别 “学生打架”“独自滞留” 等情况,联动班主任与安保人员,保障学生安全。

2.工业领域:守护 “生产安全与设备稳定”

工业场景对设备运行状态、生产环境安全要求极高,传统监控难以覆盖 “设备内部状态”“隐性风险”。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设备传感器 + AI 分析”,实现生产全流程监控:

设备健康管理:对数控机床、电机、风机等关键设备,安装振动、温度、电流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通过算法预判故障(如 “电流异常升高预示电机过载”),提前安排维修,避免突发停机;

生产安全监控:在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部署气体传感器(检测有毒、可燃气体)、粉尘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监测生产环境安全;同时通过视频分析识别 “违规操作”(如矿工未戴安全帽、化工工人违规吸烟),立即预警并处置;

质量监控:在汽车、电子等制造行业,通过高清摄像头 + AI 视觉算法,自动检测产品外观缺陷(如零件划痕、焊接不牢固),比人工检测效率提升 10 倍,准确率从 90% 提升至 99.5%。

3.农业领域:实现 “精准种植与养殖监控”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传统监控难以实时掌握作物生长环境、畜禽养殖状态。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环境传感器 + 视频监控”,助力智慧农业:

设施农业监控:在大棚内安装温湿度、光照、CO₂传感器,搭配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与生长状态(如通过摄像头判断叶片是否发黄),异常时联动补光灯、风机、灌溉设备,自动调节环境参数;

畜禽养殖监控:在养殖场安装温湿度、氨气浓度传感器,通过摄像头观察畜禽活动状态(如是否扎堆、进食情况),氨气浓度超标时联动通风设备,发现畜禽异常时推送提醒,减少疫病传播;

农田监控:在大田种植区域部署无人机巡检(搭载摄像头与多光谱传感器),结合地面土壤墒情传感器,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精准定位缺水或缺肥区域,实现 “按需灌溉、精准施肥”。

4.交通领域:提升 “交通管控与出行安全”

交通领域面临 “拥堵治理难、事故响应慢、违规监管难” 等问题,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 “路侧设备 + 视频分析”,优化交通管理:

道路监控:在路口部署 AI 摄像头,实时识别 “闯红灯”“逆行”“不礼让行人” 等交通违规行为,自动抓拍并上传至交管系统,实现 “非现场执法”;同时监测车流量,联动交通信号灯动态调整配时,缓解拥堵;

停车场监控:通过摄像头 + 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车位占用情况,在停车场入口显示屏显示空余车位数量,引导车辆快速停车;同时识别 “车辆剐蹭”“车窗未关”,推送提醒至车主;

物流监控:在货车、集装箱上安装 GPS 定位 + 温湿度传感器 + 摄像头,实时监控货物位置、运输温度(如冷链运输的生鲜温度)、货物状态(如是否倾斜、破损),保障物流安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监控 “被动记录、人工依赖” 的模式,通过多维度感知、智能分析、联动处置、远程管理,实现了从 “看得见” 到 “看得懂、能处置、管得好” 的跨越,解决行业痛点,成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 “基础设施”。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物联网云平台应用智能家居

低代码云平台应用水利水务

基于低代码开发的智慧养殖云平台

物联网精准气象监测系统

物联网温室智能化控制系统